翻页   夜间
上广电小说网 > 系统:我的渔村我的海 > 第62章 小玉姐的爸爸也来了
 
“行吧,这名字也算凑合,
说不定还能蹭上别人的热度!”
何冬无奈道,
他其实也想不出啥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名字。
两人靠在三轮车边上,正闲扯着,
何冬的手机响了起来。
他看一眼屏幕,是妹妹打来的,
心中顿时一动,
这个时间打他电话,应该是小玉姐来到了。
电话接通,果不其然,
“哥~~~,你还在赶海?
小玉姐都来了,还带了个外国姐姐呢!”
妹妹这大嗓门嗷嗷的,
不用开免提,海龙都听到了。
拉住准备上车走人的何冬,
“等等,我也去!”
他转身喊过小军来,交待了几句事情,
随手从摊子上拿了个马扎,
跳到了车斗里坐下,
“行啦,走吧!”
何冬也不废话,转过身拧开车锁,
像一阵风一样,拉着海龙呼啸而去。
到了家门口,却看到何秋正准备关院门,
何冬疑惑问到,
“秋秋,怎么就你自己,小玉姐还没到吗?”
“我回来拿手机的!
小玉姐的爸爸也来啦,
老妈和高叔陪着他们,去南边看盖房子的了!”
“林叔来了?”
何冬的心里在开心之外,不知为啥突然多了几分紧张和忐忑。
还没等他再问妹妹别的,
在车斗里坐着没下来的海龙,
兴奋地拍了拍他肩膀,高声嚷嚷,
“冬子,咱们也去凑凑热闹吧,
上次去琴岛,都没见到林叔!”
何冬强装笑着点了点头,在心里却偷偷给自己打气,
怕什么,我又没做什么亏心事!
何秋这时候,已经把院门关上,
跟着也蹦到了三轮车上,
“快走吧,哥!”
何冬闷着头也不说话,
拧着车把掉转过车头,顺着路向村南驶去。
离着小玉姐家还有几十米远,
何冬他们就看到,
路边停了几辆轿车,
在前面还有一群人,正站在新房施工的场地边上,
对着新房子指指点点,在谈论着什么。
这群人的最中间,正是小玉姐的老爸林明海。
是一个戴着黑边眼镜、衣着讲究,
气质非常儒雅的中年男人。
小玉姐也在,不过她是在人群的最后边,
正揽着沈海英的胳膊,满脸笑容地说着悄悄话。
何冬刚把三轮车停在路边,
小玉姐就看到了他们三个人,
远远地朝着他们招着手。
这动作顿时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来,
高叔看到何冬他们,转头跟儒雅中年男人低声介绍到,
“老林,骑三轮的这个是小冬子,后边那个是我儿子海龙,
十来年没见了,你还认得不?”
林明海微笑着看想何冬三人,
满是感慨到,
“当年的小毛蛋孩子,一晃眼也长成大小伙子啦,
这要在路上遇到了,肯定不敢认的!
不过你要说名字,我那是一点都不陌生,
这些天,我家那丫头可没少在我面前提起过!”
两人正聊着呢,
何冬他们三个,已经走了过来。
何秋直接跑到了老妈身边,
而何冬和海龙他俩,则是一直走到林明海面前,
一起热情地喊了一声林叔,
接着又跟高叔和会计叔,打过招呼,
剩下的几位除了麦吉,都是不认识的,
估计应该是小玉姐公司里的人,
何冬两人也都笑着跟人家点了点头。
林明海面带微笑看着他俩,
“我记得原来有三个小猴子,整天和我家小玉在一起混的,
还有一个老陈家的小子,怎么没来?”
“是陈友,他应该也快到了,
我刚给他打电话,已经出门了!”
海龙先转头看了看后边,回过头解释到。
接着又问到,
“林叔这次回来,得在村里多待几天吧?”
“这回待不了多久,
等我家房子修好,我再回来就可以多住一段时间了!”
“呵呵,林叔你要不走,咱们有的是地方住,
我那新房子一直也没怎么住过,都闲着呢!
不过你家这新房也快,这都已经开始搞内部装修了,
估计再有月把俩月的,就能住进去了!”
听着海龙和林叔热情地交谈,
何冬这时候突然变得特别腼腆,
也不说话,就只会憨憨地陪着傻笑。
还好这时候,陈友骑着电驴子来了,
寒暄了没几句,高叔及时打岔,
“老林,咱们别站着这里干聊了,
去村委会议室吧,坐着喝着茶慢慢的聊!”
王会计也在一边附和,
“对对,去村委吧,我这就打电话让人先烧好开水!”
“行,还是办正事要紧,那咱们就去村委再说!”
林明海没意见,跟他一起来的人自然也都没意见,
一帮人呼呼啦啦,上了各自的车,
海龙挤到了他老爸的车上,

何秋有小玉姐带着,
何冬则是独自骑着三轮,
和骑电驴的陈友跟在了车队后边,
老妈推说自己不爱掺和,先自己遛达着回了家。
其实到了这一步,何冬参不参与都没啥问题,
林氏公司和村里商量具体合作的事情,
两边当家做主的人都在,
何冬他们三个小年轻跟着一起去,
也只是想当个旁听的吃瓜群众。
毕竟有些环节,跟他们三人还是有利益关系的。
到了村委的会议室,留在这里值班的人,
已经准备好了茶水,还摆上了一些果盘,
看来村里对于合作的事情,还是很重视的。
等到大家都安排好座位坐下,
何冬他们三个小年轻,主动当起了服务员,
帮着倒茶递烟什么的,
然后才找椅子坐了下来。
会谈在非常友好的气氛中展开,
林明海几句话,就把合作的基调定了下来,
出乎何冬意料的是,
林明海并不同意村里以土地入股。
用他的话说,这次回村投资本来就是想回报一下乡亲们,
所以建厂需要的地皮最好是一次性买断。
这笔买断资金如何使用,由村里决定,
但他以后每年,也会另外再拿出一笔钱来,
专门用于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
至于后续招工,这事也简单,
本村的人优先但不是无原则袒护,
没能力胜任工作的,公司有权利开除他。
至于投资实施具体的细节,有了老板给的大框架,
让跟着来的这些下属们,继续去商量就是了,
还能什么事都要老板亲自去操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