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上广电小说网 >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 第524章 心中大定
 
此言一出,有人哄然大笑,实验室里沉闷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
许多人第一次重新开始认识这个年仅二十六就成为耶鲁大学病理实验室副主任的陆时羡。
他们无法否认,此时此刻的陆时羡具有一种别样的人格魅力。
玩笑开完,陆时羡终于开始干正事。
他将带有本塞姆氏烟草产出抗体的悬液一一注射到小白鼠的体内。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等待小白鼠带来的反馈了,是否会产生免疫反应。
不过这个过程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一般需要数个小时。
等待过程中,众人聊起了这次实验前后给自己带来的一些感悟和心得。
冯尔诺不经意地说道:“陆,经过上次讨论之后,我回去又想了一下,发现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的技术在应用中可能并非想象中那么鸡肋。”
“基于整株植物的生物药物可能特别重要的一个应用领域是发展中国家,毕竟那里并没有太多机会获取到足够且便宜的疫苗或抗体药物。”
“但植物基药物就不同,它所需要的必需性生产原料无非是阳光、水和土壤,如此低的投资成本意味着这些国家都有能力进入这个行业,毕竟他们只需要建立生物制剂制造设施罢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价值还是有的,陆你的专利如果拿出去,制药企业可能不会太感兴趣,但官方或许会,不过这些发展中国家应该拿不出太多钱来。”
陆时羡听完他的话,心中一动,但并未声张。
冯尔诺的这句话似乎提醒了他之前陷入思维误区,而并未想到的途径。
是啊!
在转基因形势不明朗的时候,他压根没有必要自己亲自上场生产生物药剂。
他大可将技术专利进行授权或者售卖给官方。
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而且还有稳定的收益。
虽然没有他之前预想的那般庞大,但至少能先回个本。
不过这个事儿还得往后放放,至少等结果出来,能不能形成专利还是两说。
在他之后,一个名叫马克的研究生说出了自己的提议。
“我觉得,如果这次能够成功,说明基于整株植物的生物制药法在理论上不存在任何问题。”
“那么我们的目光大可不必只盯在类似诺如病毒这些普遍但寻常的病原体上。”
“也许我们可以试试HIV病毒?”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笑了出来。
包括陆时羡在内,其实他最先考虑理想目标并非是诺如病毒,而是HIV病毒。
但理想只存在于理想之中。
HIV病毒的感染范围有且只有人类。
验证这个实验需要进行人体实验,这个东西审批通过难度就不是小白鼠能比的了。
以后有机会或许可以试试。
陆时羡很快也分享道:"其实这次实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证明科学研究也存在短板效应,一旦里面的组件有一个有问题,都无法取得成功。“
“如果糖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基因工程没有一起发展起来,我想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环,我们现在都只能望洋兴叹。”
陆时羡说的糖并非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葡萄糖或是蔗糖,其实它们只是代表糖家族中单糖与双糖的总和。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糖工程学是研究糖缀合物糖链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调控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与蛋白质工程以及基因工程等学科一样被列入生物技术的范畴。
“有时候,我觉得真正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是不存在的。”
“就像接力赛一样,循着前人的脚步。”
“我们前赴后继。”
“我们继往开来!“
听到陆时羡的感叹,实验室里随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他这话说的很有水平、毫无毛病,引发不少人的共鸣。
我们现在做出的任何成果其实都继承或借鉴了前人发现的知识和规律。
真正从零开始的知识体系确实并不存在。
冯尔诺更是鼓起掌来:“非常精彩的分享,但它出现的太早了,应该出现在颁奖典礼上才对。”
此言一出,实验室里又是笑语连连。
在闲聊中,终于等来了最后的小白鼠免疫反应的反馈结果。
“杰克,怎么样?有特异性吗?”冯尔诺向着负责检测的一个副教授问道。
他的问题意思很明显。
抗体能特异性的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之结合。
这种结合其实在体外也能发生,抗原抗体的这种特性就是许多免疫检测方法的原理。
但他们还想看看对病原体宿主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影响,才选择了体内注射的方式。
这位名叫杰克的副教授修炼不够到家,和上个项目来自文理学院计算机系的布兰顿教授完全比不了。
他明显抑制不住心里的情绪,脸上的表情已然说明了一切。
陆时羡顿时心中大定,脸上淡然如水,心中欣慰非常。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杰克扯开嗓子宣布了自己看到的好消息:“无论是特异性结合反应还是非特异性促凝聚反应都非常强烈。”
此时,所有团队成员都懵了,随后剧烈的惊喜在心中迸发出来,许多人互相拥抱在一起,庆祝这个好消息。
冯尔诺也懵了。
实际上,他对于短短几个月,一次性就能得到这个结果是持悲观态度的。
就连上几句祝福,也只是出于好心的安慰而已。
他们进行的基于整株植物的生物药制法研发,前方没有任何团队尝试的可供借鉴的记录。
摸着石头过河必然会碰壁,就看要碰多久了。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就结束了?
虽然后面还要进行重现实验,确定这并非偶然性。
还有中间试验,进行下一步的环境释放与生产性试验,都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但此时,最重要的路的方向已经找到了。
他们只需要沿着这个方向一直走下去,就能走到最后的目的地。
这个过程只是可以预测的时间问题。
从年初立项结束到七月验证实验完成,这个速度简直堪称奇迹。
冯尔诺过去确实听说过,陆时羡得到诺奖那个级别成果的时间仅仅花了三年。
但这是他第一次见识到来自陆时羡的恐怖。
“Oh !No!”
“我现在相信这是定律而非假说了!”
“因为神之直觉定律再次生效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