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上广电小说网 > 回乡继承三座大山:别拦着我养猪 > 第247章 大爷的峥嵘岁月
 
“我跟你们村的这个王大爷,可认识很久的老朋友了!”老大爷笑着说道。
“当年这编筐的手艺,整个大崖子镇,甚至整个洪桐县,竹茂村的人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而我这手艺,在整个村子,找不出第二个来,没人敢在我面前装大葱。”
说到自己这编筐的手艺,老大爷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而这个王二蛋,是唯一一个能在编筐手艺上,跟我不相上下的!”
“当年,我们可是互相视作死对头的竞争对手。”
“他出新款竹簸箕,我就搞新式竹盘;他买三送一,我就打八折……”
“当时看那小子,哪哪都不顺眼!”老大爷笑道。
“谁知道后来争锋相对久了,不打不相识,竟然熟络了起来,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那时候,我们经常一起在镇东边卖竹筐,打上镇上苏家的几斤黄酒,弄上张记的一只烤鸡,两人一坐,可以喝一整天。”
想起当年的青春的岁月,老大爷的眼中,似乎闪过一丝的泪光。
“后来,我们两个人年纪也大了,这竹编的生意也不受欢迎了,年轻人都不喜欢竹制品了,流行塑料盆和铁盆了。”
“眼看生意淡了,我们也就收手不干了。一晃,我们不编筐快二十多年了。”
“这二十多年,转眼间过去了,已经很多年没见的老小子了。”
说起自己这位老朋友,老大爷的话,多了不少。
“王大爷现在生活都很不错,儿女孝顺,身体也很好,虽然每天忙着编猫窝,忙忙碌碌的,但是他老人家,还是很喜欢编竹制品,过得还是蛮开心的。”
顾畅笑着说道。
“那就好啊……”老大爷低头,喃喃自语道。
……
等袁中立火急火燎的从竹林往村委大院跑去的时候,赫然发现顾畅三个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同老张头聊天呢。
“呃,张大爷,你们怎么凑一块去了?”袁中立好奇的问道。
“本来打算逛逛村子的,没想到,遇到了这位老大爷,正在编筐,就跟他聊了一会。”顾畅笑道。
“这几个年轻人很有意思,中立啊,你好好配合他们。”张大爷笑道。
“那还用说嘛,这可是如今我们村子的财神爷,怎么能不好好接待呢!”袁中立笑道。
“对了,张大爷编的竹筐不错吧?不是我跟你吹,整个大崖子镇,整个洪桐县,找不出来第二个……”袁中立得意洋洋的说道。
张大爷脸一红,这小子,我都吹了一遍了,你又吹同样的话,一点新意都没有!
“张大爷这手艺堪称是艺术家,有他在,这开发竹编制品,我十分放心啊!”顾畅笑道。
你看人顾家这小子,夸的就很有心意,艺术家?听听就有范!
跟顾畅一对比,张大爷越发看袁中立不顺眼了。
“走吧,我们去村委吧,马上三点半了,应该有村民过来送货了。”袁中立看了看时间,说道。
三人点点头,告别了张大爷,回到了村委大院内。
果然回去没多久,陆陆续续有村民开始送竹笋过来。
山路崎岖,这些村民们都是用老式的木头独轮车运送的。
这种独轮车,以前可是好东西,运送一些货物,都要靠它。
可这玩意,跟顾畅前些日子买的电动三轮车一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电动三轮车,省时省力不说,一趟拉的货,够这木头轮车拉好几趟的了。
“等这边的竹笋挣钱了,高低也得给配上几辆电动三轮车。”顾畅心里暗暗想道。
袁中立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两张大称!
这东西是用秤砣的,以前那种称粮食用的,一次称个几百斤跟玩似的。
“来吧,乡亲们,过秤吧!”袁中立大声笑道。
后面已经排好队的村民们立马响起了欢呼声!
这称的不是竹笋啊,都是白花花的钱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